家祭|“那个痛啊不能碰”
“我家给日本兵杀害了四个人。我爸爸、两个舅舅,我只有两岁的小弟弟,还有我自己也受了伤……”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临近。昨天上午,在纪念馆“哭墙”前举行的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中,98岁高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老人在献花时,突然情绪失控,当场大声哭诉84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
某些细节,她近年来才吐露
谢桂英1924年9月出生。尽管已98岁(虚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她回忆,1937年南京城破前,她家住在南京下关栅栏门3号。“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嫂子、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排行老二。家里以种菜为生。哥哥当时是开火车的。”
老人回忆,1937年8月15日以后,外面拉警报,日本飞机时不时在南京上空丢炸弹下来。“日本兵进城前,母亲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跑到六合去了,留下父亲在家里看门。12月13日,日本兵进城。我爸爸被日本兵杀害了。”
这以后,谢桂英母亲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谢桂英后来经历了三次死里逃生。她擦拭着眼中的泪水,撩起头发,指着清晰可见的伤疤处,喃喃说道,“这是当年被侵华日军拖拽,撞到石头上留下的伤疤。”
尽管她多次作证,但84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往事中,有些细节一直埋藏心底多年,近来来才吐露:“尤其第三次”,谢桂英哭着说,她没能躲过日军魔爪,躲在床下的她被发现:“日本兵看到我,把皮带解开,我说‘洋先生,洋先生,我是小孩,我是小孩’,但他还是不饶我……”谢桂英哭着说:“可怜,我一个星期不能吃饭,是母亲用米汤喂我。”
这段受日军侵害经历,直到今年中秋节前夕,我馆副馆长凌曦前去探望时,老人才鼓起勇气第一次向纪念馆倾吐。
今年中秋节前夕,我馆副馆长凌曦看望谢桂英
2002年赴日参加南京大屠杀证言集会
2002年,谢桂英前往日本,参加由日本友好市民团体“南京大屠杀60年全国联络会”组织,在日本多个城市举行的南京大屠杀证言集会。
“那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我曾经想过这辈子也不要踏上日本的土地。”老人回忆:“那次日本之行,我一下飞机就看到了松冈环老师。她陪着我到一个个日本城市去演讲,鼓励我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和我们的遭遇说给日本人听。”
右二为谢桂英
谢桂英与松冈环就此结下友谊。“这些年来,她一直写信给我。去年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口罩紧张,松冈环老师特意给我寄了口罩,那包上,她还仔细用中文写了我的名字。”她说。
谢桂英与松冈环
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凡事向前看”
迫于生活压力,谢桂英16岁便嫁作人妇。丈夫比她大10岁。他们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然而,在她24岁那年,丈夫因病离世,留下两个分别只有6岁和2岁的儿子。谢桂英从此带着孩子们住在娘家。她在小饭店打过工,在居委会做过临时工,还在人民公社食堂干过,最后在服装厂退休。
年轻时的谢桂英(上排右二)和母亲(前排左三)等家人合影
谢桂英现在和弟弟的女儿、二侄女谢学清和她的女儿们一起生活。谢学清夸赞姑妈“性格开朗,与时俱进,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爱听收音机,还关注国家大事。”她说,“她们这代人当时在那种情况下活下来不容易,经历风风雨雨,活到今天,我跟我女儿说,我们一定要照顾好她。她遭遇过的历史故事,我们一定要子子孙孙都牢记。”每年参加清明祭、家祭等活动,都是谢学清和孩子们陪伴老人前来纪念馆参加。
今年9月26日,是谢桂英98岁生日。纪念馆和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工作人员带着鲜花、蛋糕、水果等慰问品登门为老人祝寿。
谢桂英非常感动。她说,“谢谢党和政府,让我有退休金,衣食无忧。谢谢纪念馆对我的关照,中秋节来看望我,过生日给我买鲜花蛋糕!我想对年轻人说,好好工作,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又棒又好!”她跟在场家人和工作人员分享了生日蛋糕。大家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经历了人生大苦,如何能在漫长岁月中熬过来?老人笑称,“心态好,坚强面对,凡事向前看!”
编 辑:俞月花
摄 影:蔡美婷 杨升辉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