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媒体笔下的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命第八号令”,命令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进攻南京。12月2日,江阴要塞失陷。12月3日,丹阳陷落。12月4日,日军分兵数路,开始同时进攻南京。日军步步紧逼,南京已岌岌可危!
翻看84年前的媒体报道,我们依然能闻到那年的硝烟,感受到侵华日军的疯狂和南京保卫战的悲壮!
1937年12月5日 星期日
南京保卫战打响
【国民新闻社南京5日电】日本飞机虽连日来轰炸,但中国军队仍奋勇工作绝不稍懈。在此间各要隘再度增强防御工事,在各城门口堆置沙袋,异常忙碌,系准备长期抵抗。此间各街衢因日来行人稀少,到处呈现凄凉状态,惟不时有少数避难之农民经此逃往浦口,略为一点缀耳。
(本报特讯)据可靠消息:日军左翼进攻失败之后,在丹阳、金坛及溧阳方面之日军,目下正大事准备攻略南京。
南京方面之防预(御)工事业已完竣。据中外人士观察,此城工事甚为坚固,殊不易于攻击。
——节选自《大美晚报》
1937年12月5日
南京附近,已集有中央军精锐部队四十余万,由唐生智、白崇禧等指挥,并在近郊建筑巨大飞机场,新到巨型轰炸战斗机五百架,保护首都,加强天空防卫。自3日晨起,各路已开始反攻,预料南京近郊大战,日军将遭受重大阻力。
——节选自《战时日报》
1937年12月5日
1937年12月6日 星期一
“我士气仍旺,准备与日军拼至最后一人”
(本报特讯)我搜索部队百余人6日上午9时许与日军遭遇,日兵四五百名,我以寡众不敌破受压迫,向后退二三公里,即与日军拼战。我以一当十,激战至四五小时左右,死伤泰半。我士气仍旺,准备与日军拼至最后一人。
日军经句容以北迫下蜀镇(京东南四十里),昨并进犯汤山(距京四十里)与我激战一日,入夜已后退。盖日军至该处,原未预料我军将坚决抵抗,故兵力不甚充。据晚11时报告,日军已退五六公里,我即追踪推进。现南京城中前昨已可闻清晰之炮声。
——节选自《大公报》
1937年12月7日
向南京进犯的日军部队在句容天王寺附近架桥
1937年12月7日 星期二
“首都已迫在眉睫”
【快讯社南京7日电】京郊主力战因日军逐渐逼迫首都已迫在眉睫。今晨此间可闻密集之枪声。据今晨中国方面消息,进犯汤山之日军,人数不多,经华军迎击后,业已败退。
——节选自《新闻夜报》
1937年12月7日
“出中山门后即闻隆隆炮声”
记者于7日下午1时30分驱车至火线观战,出中山门后即闻隆隆炮声自东北方袭来,并有密集枪声杂于其间。中山门外石沥青之京杭国道两旁,我忠勇之生力部队均源源赶赴前方。
——节选自《申报》
1937年12月8日
1937年12月8日 星期三
“京郊战事激烈”
8日上下午在京南、京东两面,即淳化镇、牛首山一带与汤山、空山一带均有最激烈之战事,而淳化镇方面尤为惊人。
日军自晨至晚,以陆空军联合力向华军进攻,华军高据临下,以手溜(榴)弹及钢心弹阻截日军机械化部队。某师一营死守山前高地,与对峙日军死拼,终以牺牲过重,另一营立即向前挺进继续奋战。
——节选自《大美晚报》
1937年12月9日
【本报南京8日下午10时30分电】京郊8日激战。一、淳化镇方面,敌二千余人8日猛犯我两翼下王墅、宋墅,深夜仍在相持中。二、秣陵关方面,竟日激战,阵地已转至南京十五公里之牛首山,迄发电时止尚在激战中。三、汤山空山方面,敌千余人8日在孟塘镇复兴桥、老虎桥各地激战。四、句容我军一部坚守县城,嗣因敌围攻援绝,8日晨已突出重围抵达京汤国道线。京汤国道线正面之敌仍未敢前进,我军仍坚守炮兵学校一带阵地。
——节选自《武汉日报》
1937年12月9日
日军侵占南京东郊汤山的炮兵学校
1937年12月9日 星期四
“城内火光熊熊,城外炮声隆隆”
南京军队今日在城内火光熊熊,城外炮声隆隆,仍进行防御工作。下关沿江一带,向为居民稠密之区,所有房屋,凡可供敌方利用者,现已由军队纵火焚毁。
日机仍轰炸城外华兵,郊外各村镇悉已焚毁。路透记者经过一镇,路之两旁皆付诸一炬,仅留较好房屋数所供华兵居住,但华兵他日离去时,仍将成焦士也。(9日路透电)
——节选自《申报》
1937年12月10日
“光华门被击破一洞”
(本报特训)南京电,9日,日军复沿大路向我光华门进迫,同时以坦克车队冲入我大校场飞机场。我机场之少数部队激烈抵抗,全部殉难。上午7时许,日军复以攻城炮对光华门集中射击,城门被击破一洞。唐司令长官乃急调XX与XX两师之一部及教导总队、宪兵队、特务队等抢救。
10时,光华门外日军见攻城失败,略向后退,我军士气大振,光华、通济两门均已转急为安。本日自晨7时起,日军为掩护攻城,以飞机六七十架在我城内反复轰炸,投弹数百枚。
——节选自《大公报》
1937年12月10日
1937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日机在京市上空盘旋轰炸,我高炮声隆隆不绝”
(本报特讯)光华门方面战事最猛烈,枪炮声甚密,我军奋勇抵抗,迄晚间止,仍在剧战中。日机在京市上空盘旋轰炸,我高射炮声隆隆不绝。雨花台方面午刻有激烈战事,日军企图由此窥中华门。另一路日军则拟犯太平门与中山门,皆经我军截击,双方伤亡颇众。
——节选自《大公报》
1937年12月11日
“我军以血肉之躯与猛烈炮火相周旋”
【本报10日午后9时45分上海电】京午后5时30分,自10日午后2时起,敌不断增援,攻我光华门。我军咸抱成仁守土之最大决心,以血肉之躯与敌猛烈炮火相周旋,血战二小时之久,因敌炮发如联珠,我光华门内外左右一带防御工事为敌摧毁殆尽。前线战士犹坚守不退,比至洪武街、中正街、夫子庙城南一带防线布置就绪,始全部挥泪退入城内。
——节选自《华字日报》
1937年12月11日
光华门城墙上的累累弹孔
1937年12月11日 星期六
“首都五门均有激战”
日军藉飞机、大炮及坦克车之助猛攻中国守军,决欲占领南京,故首都五门均有激战,其中以中华门(即南门)外之战事为最烈。闻该处华军坚守雨花台山顶之炮台,猛烈抵御。
孙中山陵墓所在地之紫金山已被日军占有,现正准备进攻中山及太平两门。
占领光华门外飞行场之日军,现正攻击中华门东之光华及通济两门(日方消息则称,已占据光华门)。(11日路透电)
——节选自《申报》
1937年12月12日
“极度苦战”
(本市消息)同盟社讯,南京华军奋勇继续抵抗,日军事当局11日上午11时对前线部队下总攻击令,片桐、大野、野田、助川各部队由紫金山东北方向和平门与太平门进击,富士井、伊佐两部队由紫金山下向中山门推进,各处展开激战。光华门方面华军大举由正面反攻,以机枪、手榴弹等猛迫日军,一时限于极度苦战。
——节选自《大公报》
1937年12月12日
1937年12月12日 星期日
“人人抱必死之心”
我军士气甚壮,人人抱必死之心,奋勇抵抗,故12日晚彻夜血战,迄13日晨4时,南京仍完全在我军控制之下。
12日晨日军向光华门猛冲十数次,均告失败,其损失之惨重,为数日来所未有。我军已在和平门外筑就巩固阵地,日军虽仍不断猛攻,但已被我军击退至距城若干距离。
飞机不断投弹,更以坦克车数十辆掩护其步兵前进。我阵地几全被毁,血肉横飞,双方伤亡均极惨重。我军现仍坚守乌龙山要塞,待援反攻。
——节选自《申报》
1937年12月13日
“敌连日数路犯京,12日更趋猛烈”
【本报南京12日下午11时20分电】敌连日数路犯京,12日更趋猛烈。12日晨敌机大举轰炸城垣,掩护敌军猛攻,意欲在突破处冲进。光华门外战事尤为激烈,敌四千余人自清晨起,向城内猛冲十余次,我军据险堵击,我空军亦凌空轰炸敌阵地,我炮兵复加以轰击,敌以后路被袭,仓皇后退。我乘势追出城外,敌死伤甚重,我亦有壮烈牺牲。
——节选自《武汉日报》
1937年12月13日
乌龙山炮台的中国守军与江上之敌展开激烈炮战,阻滞了日本海军的行动
1937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入城各部队到处与华军冲突,展开猛烈巷战”
日军伊佐、富士井各部队,上午5时由城垣破坏处冲入城内,沿中山路向明故宫方面进击。同时中华门方面之胁坂、人见、长谷川、冈本等各部队由南方入城内,于是南京城内东南地区发生大巷战。
上午6时富士井部队占领中山门,胁坂、人见部队占领中山门、光华门间之城垣。上午8时许中山门外之日军炮兵向城内开始炮击,援助步兵作战。入城各部队到处与华军冲突,展开猛烈巷战。至上午10时,战况最激烈。(13日同盟社电)
——节选自《申报》
1937年12月14日
中山门视角下的废墟街景
“双方肉搏甚烈”
【汉口13日国民海通社电】截至今晨,日军未能在城门以内获得寸土。晨间双方肉搏甚烈,但日军均被击退。据午后接南京所来报告,谓日军于今日拂晓猛烈进攻,空军轰炸尤为活跃,掷弹密如疾雨,全城屋宇为之震撼。
【汉口13日电】我空军一队13日下午1时飞京,在通济门外一带日军阵地猛烈轰炸,日军损失颇重。
【汉口13日路透社电】华军虽壮烈牺牲,然日军虽拼命攻城,但终未得逞,南京仍在华军据守中。华军虽牺牲壮烈,然日军死伤亦复奇重。
——节选自《大公报》
1937年12月14日
“社论 南京在精神上永不沦陷”
近日紫金山下已展开我中国男儿保卫大南京之光荣悲壮道德血战。虽曰南京之命运,不幸终揭其历史悲剧之幕布,然而此“孤城落日犹酣战”之英勇抗战血迹,固已使南京在精神上永不沦陷!固已使虎踞龙蟠之山川胜概永远奠定中华民族复兴强盛之坚固磐石!
——节选自《东南日报》
1937年12月14日
富贵山上的中国守军炮台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把第一时间揭露南京大屠杀作为重要任务,多次在头版刊发有关新闻报道。
日寇攻宁大肆残暴
沿江一带,尸身狼藉,日军汽车,在街上驰驶,辗转过男女老幼之尸身,血肉模糊,断手刖足,惨不忍睹…………我国文化古迹珍藏亦多毁于敌手。
——节选自《救国时报》
1937年12月20日
外国人士也曾目睹南京之惨状。仅仅在南京一地,日人便已屠杀了5万居民,真正像欧洲中世纪时代那回大瘟疫一样。
——节选自《救国时报》
1938年1月10日
多行不义必自毙!日寇的残杀奸淫绝灭人性!
我海内外同胞誓必坚持抗战到最后胜利,为人类除此妖魔!
又据上海密勒氏评论报载,不久前日寇日日新闻曾登载南京通讯一则,其中便是如此绝灭人性的事实!两个日军官,甲和乙,作杀人记录的比赛,以杀100人为目标。12月10日两人在紫金山约会,血刀在手,相顾狞笑。甲说:“我杀了105个人。你呢?”乙答:“我杀了106个人”。两人哈哈大笑。可是他们无法证明谁先杀满100之数,于是重约继续比赛,以杀150人为目标。吃人的魔鬼,还没有这样凶残!
——节选自《救国时报》
1938年1月31日
今日南京,繁华都市的脚下凝固着无数将士的鲜血,他们的壮烈事迹将与日月同辉,永世长存。面对这段历史,我们永远不许忘!不能忘!不敢忘!
编 辑:李雪琦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