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进入展厅,看见幸存者逐渐凋零、侵华日军残暴屠杀,国际友人无私援助……让“准留学生”赵兴翰百感交集,“‘行前一课’给自己做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我愿做一名‘引渡人’,把这份真实的历史还原给外国人,告诉他们中国人是如何化悲愤为力量的。”

12月15日、16日,来自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52名师生来到我馆,参加第61期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

上“行前一课” 做和平使者

“咚,咚,咚……”在一声声雄浑的钟声中,学生们开启了“行前一课”。12月15日,12名学生代表分成两组敲响和平大钟,在悠悠钟声中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随后,学生们参观了史料陈列厅、“三个必胜”专题展区,并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敬献菊花。

中午,他们跟随我馆工作人员动手折叠和平之花紫金草,一张张紫色纸片变成了一朵朵象征和平与希望的紫金草。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张国松为他们讲授《腥风血雨中的中国同胞守望相助》,讲述了中国同胞与国际友人守望相助、保护难民的大爱义举。

除了在我馆主馆参观展陈、聆听老师授课外,12月16日,学生们还前往我馆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学习,并观看以中国“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为主题的纪录片《二十二》。

把和平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

在为期两天近距离“触摸”南京大屠杀历史后,学子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赵兴翰

这一课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我即将走出国门,绝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也会把这段历史传播给更多人,不是传播仇恨,而是播种和平。

张可昕

我非常幸运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据我所知很多国际人士对中国并不了解,出国后我会普及中国历史,消除身边同学们对中国的偏见,要让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来铭记这段历史,珍爱和平。

蒋其言

我的根在中国,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遗忘是对遇难同胞、更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我们仇恨战争和非人道主义的行为。学成之后我会回国,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希望祖国更强大。

眭原

一进去展馆,我就被各种装置和陈设所感染,仿佛穿越到了1937年的南京,让我体会到战争的可怕和残酷。30万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学习交流课接近尾声,南京市教育局国际处负责人俞峻为同学们颁发了“和平使者证书”。

俞峻处长表示,即将出国的南京学子参加“行前一课”教育活动,让他们铭记历史,明确自己未来走什么样的路。希望他们出国后做和平的传播者,把和平的种子播撒向世界各地。

俞峻处长(右一)为同学们颁发了“和平使者证书”

编  辑:潘琳娜

摄  影:蔡美婷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