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3月4日,我馆将举行“紫金草之夜”志愿者活动,这是我馆首次晚间在户外举行志愿者活动。

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来自美国、韩国、巴基斯坦等全球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他们不分国别、不分语言,共同守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乔纳森,来自美国,在南京生活了8年。他说,无论今后在哪里生活,都会向身边的朋友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

白洛洛,来自泰国,作为东南大学留学生的她,未来回到泰国后将继续传播这段历史。

永强,来自巴基斯坦,去年国家公祭日前夕,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传的视频《马吉与夏淑琴两个家族的命运与共》引起了热烈反响。

史瓦家,来自纳米比亚,她在YouTube开设了个人频道,将南京历史、知名景点、美食和文化介绍给全世界的网友……

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到国际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通过志愿讲解、社交平台传播、视频拍摄等多种方式,向世界讲述这段历史。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美国外教乔纳森:为我喜欢的城市做点有意义的事

来自美国的乔纳森目前在河海大学做老师,“曾有一名学生与我分享她在纪念馆做志愿者的故事,为喜爱的城市做点事情我认为很有意义。”2020年1月,乔纳森也向纪念馆正式递交了志愿者申请。

“我来南京很多年,每一次参观纪念馆都深受震撼。小时候我在一部讲述‘二战’的纪录片里第一次了解南京这座城市。后来上高中,历史书上只有几行字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不够详细,很多细节只有参观纪念馆后才能知道。”乔纳森说。

乔纳森曾去拜访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马爷爷和我说了他的经历,还给我看了他的老照片,马爷爷说不要忘记历史,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乔纳森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到了推特等社交平台上,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泰国留学生白洛洛:将所见、所触、所感分享给外国友人

来自泰国的白洛洛目前在东南大学攻读研究生,今年是她成为紫金草国际志愿者的第2年。“当在展厅中看到魏特琳雕像时,我仿佛感受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真令人绝望。”

参观结束后,她主动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构建对外交流平台渠道,推动南京大屠杀历史对外传播。

白洛洛的经历也影响着身边的朋友,“我常常把在南京的所见、所触、所感分享给泰国的朋友以及其他外国友人,希望更多人知晓这段历史。”

白洛洛在Instagram发布参与志愿活动的照片

纳米比亚留学生史瓦家:将南京历史介绍给全世界的网友

来自纳米比亚的史瓦家目前在东南大学建筑系攻读研究生,今年是她来到南京的第6年,她深深爱上了南京这座城市和中国文化。

史瓦家在YouTube开设了个人频道,粉丝超过15万。在介绍纪念馆和历史的视频评论里,她发现绝大部分国际人士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但他们都被这段历史所震撼。

她曾在YouTube上发了一段参观纪念馆的视频,并在视频中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她说:“一些国际志愿者未来会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会将这段历史带到世界各地。”

今年春节假期,她和同为国际志愿者的艾弗、艾萨克来纪念馆开展接力讲解服务,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艾萨克在Instagram发布在纪念馆参与志愿活动的照片

尼日利亚留学生高雅:发布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南京

2019年,来自尼日利亚的高雅来到中国,目前在东南大学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热爱历史与和平的人,第一次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立马就报名成为紫金草国际志愿者。我认为历史应当被珍视,它将帮助我们不再犯过去的错误,并为未来做好准备。”高雅说。

她曾作为国际志愿者代表参加原创诗歌朗诵活动,展现志愿者风采。

国际志愿者演唱深情歌曲《治愈世界》

高雅在 YouTube 频道中上传了很多与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杀历史有关的视频,已经有数百人观看了这个系列的视频。

“南京是一座有众多历史遗迹的古城,通过发布视频,可以让更多国际人士了解中国历史,从而进一步探索南京的美好以及和它所提供的一切!”她说。

高雅在Facebook发布与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杀历史有关的视频

紫金草国际志愿者队伍正逐渐壮大

还有来自韩国的姜哈娜、伊朗的尼雅、东帝汶的艾萨、尼日利亚的高雅、叙利亚的瓦里多……截至目前,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300多名外国友人成为国际志愿者,这个大家庭还在不断壮大。

国际友人的后代们也加入到国际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来到南京,参加紫金草国际和平夏令营。回到自己的祖国后,他们通过社交平台传播、演讲、摄影、歌唱等多种方式,向世界传播历史。

编  辑:潘琳娜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