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3月4日,我馆将举行紫金草之夜——紫金草志愿者分享交流会暨紫金草文化传播使者启动仪式。今天,小编把“紫金草宣讲小使者”的故事讲给你听。

这31名孩子来自南京市的23所小学,平均年龄10岁。去年,孩子们朗读了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和我馆资深研究人员刘燕军共同编著的青少年科普读本《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孩子们300分钟稚嫩的朗读声,带我们回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年度和平宣讲小使者们(部分)

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了解到了解

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们在家用手机录制。在正式录制前,几乎每位孩子都要练习数遍。一遍、两遍、三遍……有停顿、卡壳或情感不准确的地方都要重读一遍,尽可能完美地呈现。

6岁的戴熙桐今年才刚刚进入小学,负责朗读的《固守南京》篇章上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如“匹夫有责”、“同仇敌忾”等,戴熙桐便自己翻阅词典查找拼音和释义,工整地标注在文稿上。再如“碉堡”、“侵略者”这些词语她一知半解,戴熙桐的家人便挑选了抗战影视作品,在观看的过程中为她讲解。密密麻麻的注释、耐心全面的讲解让南京保卫战这段历史深深地刻在了戴熙桐的心中。

《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固守南京篇  戴熙桐朗读

负责朗读《巾帼守护神魏特琳》篇章的兰欣睿也一样。起初,“明妮·魏特琳”这个名字对她十分陌生。在大致浏览文章之后,兰欣睿对这位西方女士一下子起了兴趣。她特地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魏特琳女士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资料。虽然只有短短7分多钟的音频,却饱含感情,满怀敬意。

兰欣睿朗读

爱祖国,牢记历史,学会感恩

来自南京市银城小学的郑逸宁上二年级,他负责朗读《松井石根狡辩无用》篇章。“通过学习和朗读,我学习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明白了历史是不容篡改的。等疫情结束后,我要去纪念馆参观。”今年,郑逸宁积极地加入了少年先锋队,他说,要像队歌里说的那样,用行动去“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荡在前胸”。

郑逸宁朗读

同样是二年级的女孩夏钰舒负责朗读《无可逃遁》篇章。她说,阅读和朗诵时心情非常沉重,眼泪在眼眶中打转,“通过阅读《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30万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又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我们要牢记历史,学会感恩。”

夏钰舒朗读

除了组织31位孩子通过自主阅读、朗诵青少年科普读本之外。多年来,我馆对下一代记忆传承的工作一直在路上。

我馆曾积极联合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少工委在全市45万少先队员中选拔培养一批“小小讲解员”,在纪念馆内进行志愿讲解。

“小小讲解员”正在向游客讲解

我馆还尤其注重通过仪式化的教育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曾专门为孩子开设了“紫金草研学课堂”。组织孩子们参观纪念馆,参加升旗仪式,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献花,撞响和平大钟,做手工等。通过仪式感体验,让爱国之情在孩子心中萌芽。

世界记忆,家国情怀。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传承历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要告诉孩子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编  辑:李安琪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