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视频简介

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第七部分“战后调查与审判”中,展示着一台珍贵的打字机。76年前,东京审判期间,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倪征燠(应为“日奥”,因字库无此字,故用燠代替)正是使用它完成了对日本战犯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的定罪证据书写,最终将二人绳之以法,捍卫了国家民族尊严。2015年,倪征燠的女儿倪乃先女士将这台英文打字机捐赠给纪念馆。

“云”说文物系列微视频第三集,特邀倪乃先女士讲述这台特殊打印机背后的故事。

1946年,他临危受命,赴日增援东京审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为落实《波茨坦公告》严惩战犯条款,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成立,法庭由中、美、英、苏等11国法官组成,对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

中国方面因为对英美法程序不熟悉,而且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处于十分不利地位。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司法部长的谢冠生点名要刚从美英考察归来、熟悉美英刑事诉讼规则的倪征燠,作为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赴日增援。他临危受命,义不容辞。

倪征燠介入审判时,已是诉讼的第二阶段。中国代表团已经错失了检察官举证的第一阶段好时机。根据英美法制度,只能在对被告所提证据或证人进行反驳、反诘时才能补提新证据。对中国代表团来说,第三阶段成了一场硬仗。

倪征燠的打字机

倪征燠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而他随身携带的这台黑色便携式英文打字机,就见证了这场历史性的审判过程。

舌战日本侵华元凶

倪征燠负责公诉的日本战犯主要有两人,即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曾任陆军大臣,是策划“九一八”事件的元凶,并且是炮制伪满洲国等傀儡组织的主谋。土肥原贤二则是在中国大肆进行间谍活动的特务头子。他是一个“中国通”,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而且会多种中国方言。他与板垣征四郎一起共谋“九一八”事件和制造伪满洲国。

倪征燠介入控诉之后,主要任务是搜集板垣征四郎与土肥原贤二的罪证。中国检察组经盟军司令麦克阿瑟的许可,进入已封闭的日本前陆军档案库寻找证据。档案库内卷帙浩繁,找寻“有力”“有针对性”的证据,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倪征燠夜以继日、昼夜奋战,竟然找出了不少有用的文件。 

倪征燠(右一)在日本陆军省档案库取证 资料图片 

1947年9月10日,东京审判第三阶段开始。在辩护律师简述案情后,土肥原提出的第一名证人是他任关东军特务机关长时的新闻课长爱泽诚。他证明说沈阳特务机关仅采集新闻情报,并无其他秘密活动,并称土肥原为人忠厚老实。倪征燠则拿出了陆军省档案库里找到的一份关东军的《奉天特务机关报》提交给法庭。其中有一页记载着“华南人士一闻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之名,有谈虎色变之慨”等,有力驳斥了爱泽诚所称的土肥原贤二为人忠厚老实的证词。这两人在中国作恶多端,这份文件正好创造了“一箭双雕”的好机会。

板垣征四郎在登上证人台时,气焰嚣张。倪征燠有备而来,在反诘板垣征四郎时,手举一份在档案中发现的《限制由支那返日军人言论》通令,朗声读道:“作战军人,如个别侦查,无一不犯杀人、强奸或强盗罪”;“强奸后如欲无事,最好杀之以灭口”;“我等有时将中国战俘排列成队,然后用机枪扫射。”这份通令是由日军陆军省签发的,其时任陆军大臣正是板垣征四郎。

1947年10月8日至10日,倪征燠在对板垣征四郎整整三天的反诘中,对他48页的答辩词中所提到的事情,几乎全部仔细盘问,分别诘问了板垣征四郎122次、202次和168次,提问总数接近500次。同时,他还念念不忘他的同伙——土肥原贤二。因为土肥原贤二龟缩起来,倪征燠只能在板垣的辩护阶段,把他俩的恶行联系起来。

倪征燠(右一)诘问侵华元凶板垣征四郎 资料图片

经过多天的反诘、辩论,倪征燠凭借确凿有力的证据和出众的攻辩才华,彻底摧毁了战犯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的辩护防线。

据倪征燠后来回忆录自述:“当时,我觉得好像有亿万中国同胞站在我后面支持我的指控,使我几乎落泪。”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庄严宣判,东条英机、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7名战犯被判处极刑。7人中有2人是由倪征燠直接负责公诉的。

倪征燠正是用这台打字机完成了对战犯定罪证据的书写,将日本战犯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绳之以法,捍卫了国家民族尊严。

东京审判从开庭到宣判终结历时约两年零七个月,判决书长达1213页,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也是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在这场参与国家最多、开庭时间最长、留下档案文献最为浩瀚的世纪审判中,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倪征燠在这场“世纪大审判”中,用他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辩论技巧对侵华主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诉,令日本法西斯侵华的历史铁证如山,将日本战犯永远地钉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作出了杰出贡献。

其女倪乃先于2015年将打字机捐赠纪念馆

倪征燠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场战斗,对我来说,是一场殊死战,因为我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已把自身的生死荣辱,决定于这场战斗的成败。事后追忆,历历在目。既有辛酸苦楚,亦堪稍自告慰,有不可言喻之感慨。”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倪征燠之女倪乃先女士将父亲于1945—2003年期间使用过的这台打字机捐赠给纪念馆。

尽管它外表已有些斑驳,但噼噼啪啪的打字声仿佛依然在耳畔萦绕,纸上的油墨也仿佛为我们诉说着那场世纪大审判。

东京审判,是一场艰难的审判、又是一场公平、正义的审判。中国检查组为捍卫正义、严惩战犯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名字值得被永远铭记:梅汝璈、方福枢、罗集谊、杨寿林、向哲濬、裘劭恒、刘子健、朱庆儒、高文彬、倪征燠、吴学义、鄂森、桂裕、周锡卿、张培基、郑鲁达、刘继盛。

东京审判中的中国检查组部分成员 前排左起:桂裕(顾问)、倪征燠(顾问)、向哲濬(检察官)、吴学义(顾问)、郑鲁达(翻译)、张培基(翻译);后排左起:周锡卿(翻译)、刘子健(检察官秘书)、杨寿林(法官秘书)、鄂森(顾问) 高文彬摄

策  划:艾德林 李   凌

编  辑:牛  陈 俞月花 

视  频:杨梦秋

主  持:李安琪

监  制:凌  曦

本文参考《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10月第39期、倪征燠:《淡泊从容莅海牙》、林海:《倪征燠:首位国际大法官的法律情缘》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