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5月即将过去,这一个月,献给博物馆日的特展吸睛无数;我们含泪送走一位幸存者老人;网友点赞“云”说文物系列微视频……这一个月,无数网友和观众写下留言,记录悲伤和泪水,也记录感动、勇气,谢谢你们!

“沉浸式体验,传递历史的力量”

如何通过嗅觉、触觉、听觉、视觉追溯历史,感知和平?《宁在——南京·和平城市记忆设计展》给出了答案。这场献给国际博物馆日的特展吸引了无数观众,大家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城市风景中蕴含的和平记忆,体悟生命的价值。

纪念馆还开启以“传承记忆 珍爱和平”为主题的活动,众多观众扫码分享纪念馆视频,并将紫金草贴纸粘贴到“和平鸽”展板,汇聚成一幅紫色画作,传递历史的力量。

“上‘行前一课’,打牢中国人的底色”

5月,百名南京学子在出国留学前走进纪念馆,参加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交流活动,接受爱国主义与和平学教育,上了一堂特别的“行前一课”。“让和平的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把中国的声音带向世界”……网友纷纷点赞。

“生命烛火逐渐熄灭,但历史痕迹愈发清晰”

5月,我们含泪送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奶奶。老人已化作天上的星星,愿一路走好!幸存者正在老去,他们直面苦难的勇气,以及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激励了无数网友。

“聆听文物故事”

一幅油画、一台打字机……它们都是纪念馆馆藏国家级文物,它们的背后有着或惊心动魄,或荡气回肠的故事。

5月,我们推出两期“云”说文物系列微视频——油画《屠·生·佛——南京大屠杀》、见证侵华日军战犯被绳之以法的打字机,网友足不出户便可聆听文物故事。

编  辑:潘琳娜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签  发:凌  曦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